找到相关内容889篇,用时1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禅为合情、合理、合法的生活原则

    应该遵守法律。例如走私黑枪,可得暴利,如果每一个人都有黑枪,对台湾社会无疑会造成可怕的影响。   世间人追求的东西不外古人所说的功、、利、禄,功”是功勋、利”是钱财、”是声望、禄”是职位。...。   另外,有人求名,利用新闻媒体或种种方式希望大家知道他自己。甚至有抱持纵然不能流芳千古,也要遗臭万年”的想法,结果不但自己不能得到利益,反而害了很多人。因此,求名当求万世,而非一时虚名。如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1342626.html
  • 回鹘文《荀居士抄金刚经灵验记》研究

    中的李村,A、B、C、D、E、G本均作王李村”,F本作王者村”,H本未写村;回鹘文本中的书生”,与A、B、C、D、F、G本同,但E、H本作居士;各本均标明其地在益州(今四川成都市)西南或西北,...罗网捕鸟,得已,笼系随与水谷而复还放。世尊知其本末因缘。而说偈言:莫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是尼陀那经。[8] 也就是说,佛说因缘的主旨在于阐述业报理论。十二因缘(Dvāda&#...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2143260.html
  • 中川第一禅林——圣水寺

    公元860—870年,宋代始兴慈禅院,后因寺后山有泉水流出,终年不涸,水质清纯,甘甜爽口,被视为灵泉,故更名为圣水寺”。  圣水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千多平方米,庙房200多间,常住僧伽...璎珞缀身,雕工细腻,代表了宋代石刻造像风格。此外,明代所建的石拱桥和放生池以及藏经楼前经幢都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圣水的书法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特别是明代的相大儒”赵贞吉所书圣水寺”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0049595.html
  • 身 见

    及〈身见”图示〉)  经典中经常反覆提出无我”,以便在观念上消除身见,但必须修习止禅与观禅,我见才能彻底清除。修至第一观智色分别智”,明白色法、法(受.想.行.识)只是随因缘即生即灭(色法比...身 见  /明法比丘  身见(sakkaya-ditthi),或译为萨迦耶见、我见。sa 是有”、虚伪”、移转”之义;kaya 意译作身”,聚集之义;ditthi是见”、邪见”之意。故...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4052423.html
  • 佛说平等王的意义

    佛说平等王的意义  一般佛教徒以为,佛教只讲究慈悲布施与修行解脱,不谈政治经济,其实不然。佛法不离世间,修行影响社会品质,这好比识缘色”,社会品质也影响修行,这好比色缘识”。 佛说平等王,主要在驳斥宿命的、绝对权力的政治观,佛陀认为,国王的产生,是鉴于彼此解决私有财产纷争的需要,由彼众中自选平等主”,负责断理诤讼”(见汉译长阿含小缘经)。这个平等主”,音译是摩诃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05153195.html
  • 佛教小学十课

    佛理哲言。你感觉自己有什么呢?只有物质的身和精神的心这两样东西,如此而已。这个坐在这里的物质躯体叫做身”。而每一刻都在觉知和思考的则是心”。这两样东西也叫做”和色”。”,意思是指没有色”或形状。所有的念头和感觉,或受、想、行、识四种精神上的蕴,都是心,即精神,它们没有形体。当眼睛见到形体时,那个形体叫做色”,而那时的觉知叫做”。它们总称为”和色”,简单地说就是身和心。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34153368.html
  • 不骛闻利养的李叔同

    惺反覆恳请,他实在不便坚拒才勉强住了进去。院中有几棵桃树,桃子已成熟可嚏C看管的人知道李叔同——弘一法师是人名僧,有意要拣几枚大个的摘下来供养他。李却连连制止,说:这是犯戒的。且我又为何人,值得...误解为住持。乞仍依前常师所云,用名誉首座之乃妥。虽后学之道德学问,皆无首座之资望。”李对闻”之危害,亦有高度的警惕。一九三六年十二月间,青年才俊高胜进(文显),在厦门《星光报》上为他出了一个特刊...

    金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30155665.html
  • 生命轮回的秘密 十二因缘

    说:有此故有彼,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十二因缘分别是:无明、行、识、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1)无明——过去世烦恼的总称,无明妄动,才导致了以后...叫做流转门。而这流转门的因果:从过去无明”和行”的二支因,缘起现在世的识”、色”、六入”、触”、受”的五支果。又从现在世爱”、取”、有”的三支因,缘起未来世生和老死的二支果。所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0856776.html
  • 无常与无我

    ;二、精神方面,即受、想、行、识四蕴,统名为”。生命不过物质、精神两要素在一期间内因缘和合,俗人因唤之为我”。今试问我在哪里?若从物质要素中求我,到底眼是我呀,还是耳是我、鼻是我、舌是我。身是我...个人格存在,就是这种道理。换句话说,一般人所指为人格、为自我者,不过我们错觉所构成,并没有本体。佛家之为补特伽罗Pudgala译言假我”,不是真我。要而言之,佛以为在这种变坏无常的世间法中,绝对...

    梁启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4062499.html
  • 《中华大藏经》的价值

    观”,显然是改错了。又,底本为有三因缘,者一罪到”,所有参校本都把者一”颠倒为一者”,语义通顺了;然而根据前后文,只要标点合适,底本也通:有三因缘者,一,罪到。”又,底本作先数入也”;从《丽藏》至《清藏》均无”的”,与愿意相符,我认为是对的。又,《丽藏》中有不捐弃所思喘息自知”句,《金藏》中无,究竟哪个版本与《开宝藏》一致,很难判断。如此等等,与作为底本的《金藏》比较,...

    杜继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44866434.html